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与广州仁爱天河医院结成“医疗联盟”以来,中山三院专家们已多次到仁爱开展医疗查房、病例讨论、指导科室建设、培养医务人员等工作,脚踏实地勾勒联盟愿景,并继续探索着更多便民优质医疗服务。
杨院长主持会议,欢迎吴震教授
2017年2月22日18:30~19: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吴震教授,作为本次联盟医院代表,为广州仁爱天河医院全体医、护、药、技人员开展了以“新形势下医者修养在临床上的应用之道”为主题的培训会。
吴教授自身职业历程分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临床教学科研三重压力,焦虑如影随形。“我是中山大学屋檐下的一个小草民,临床教学科研三条腿并行,缺一不可。我做好了吗?没有,远远不够。我越来越不淡定了,科研动态走到了哪里,新近指南更新了哪些,我的临床实践与指南的差距有多大……”
医学知识更新快,职业危机感日益增强。“机器人踏入医学领域,诊断、开处方、手术等,都频频达到“人力所不及”;医改正摸着石头过河;马云想深入医疗市场……我会被淘汰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该怎么办?”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何选择医学?付出过多少?还是如往常般继续努力吧!”
克服焦虑,找准目标学习
吴教授分享了她在阜外、协和的学习经历。阜外是我国心血管研究中心的标杆,心脏5年存活率超70%,居世界第一;协和则是“繁忙、有序、严谨”的代表。“由阜外、协和,联想到自己——克服焦虑,找到自己的位置,定一个高一点点的目标。如果我做不到,起码我知道哪里可以,可以推荐患者过去。”
学习不是简单的一加一,是萃取,是化学反应,是量变到质变。吴教授表示:现在知识更新很快,但学习时请不要遗漏任何一个模块,不然可能造成你的知识体系不稳定,一定要连续学习、终身学习。
走出校门,不再有老师主动为你灌输知识,但学习途径更多!其中最受吴教授推荐的就是医脉通和新英格兰(NEJM医学前沿),她表示:学习会增加知识链,开阔眼界,看问题的角度都会不一样。她建议大家自行组建一个学习团队,共同分享、进步。然后给大家推荐适合医者的书单,关于使命,关于人性,关于生命,关于梦想,关于学习……
“从容学着,做一个有温度的学者”。这是吴教授的未来愿景,也是吴教授对大家的祝愿。
仁爱全体深受鼓舞,坚定“学习中求发展”信念
吴教授分享结束,广州仁爱天河医院的医、护、药、技人员表示受益匪浅,对于以后如何提升自己有了新方向,期盼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反馈给广大患者,杨院长代表仁爱全体致谢吴教授,希望大家好好把握学习机会。
最后,广州仁爱天河医院院长发表分享感言:“第一次见吴教授的时候,很震撼,这么年轻就已是教授级别,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他人。那些优秀的人依旧在努力,而我们更要行动起来!国家是非常支持医疗联盟的,我们与中山三院的联盟事项也已运转正常,那么,仁爱的你们,真的准备充分了吗——提升自己,共同打造好平台,深化服务优先,拿出改革魄力,发展特色,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的身心健康,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