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虽然痔疮是小病,但难根治,且易复发,苦不堪言。
痔疮的治疗
痔疮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药物、注射、胶圈套扎、冷冻、射频、微波、红外线、手术等,各有优缺点。欧美大宗病例的临床研究表明:在所有非手术疗法中,胶圈套扎的疗效最好。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胶圈套扎一直是治疗痔疮的首选疗法。
胶圈套扎术是借助器械将橡胶圈套扎于内痔块的基底部,利用胶圈的弹性收缩作用阻断(或部分阻断)痔的血供或减少痔静脉的倒流,从而减少痔的充血肥大或血流淤滞,使痔块萎缩、脱落而治愈。
然而,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传统胶圈套扎疗法,却有其无法克服的缺点:
①胶圈只能单发,不能反复多次施行;
②用于传统胶圈套扎的器械较为简陋,方法较为落后,费时费力;
③操作困难,需2-3人合作才能完成手术操作;
④术后短期内可能出现胶圈滑脱致治疗失败或组织坏死不完全致溃疡面愈合延迟。
针对传统套扎术的缺点,中山三院许瑞云教授独创了“新技术”、发明了“一器械”。
一、“新技术”RPH(自动胶圈套扎术)
注:RPH是Ruiyun Procedure for Hemorrhoids的缩写,其中Ruiyun是发明者许瑞云(Xu Ruiyun)教授的拼音名字。
RPH三大治疗原理:
1)痔块基底套扎使内痔块缺血、坏死、萎陷、脱落;
2)内痔部分的套扎可同时阻断(或部分阻断)痔静脉倒流,从而减少血流瘀滞;
3)痔上粘膜套扎致使粘膜皱缩,肛垫上提,痔块回缩。
RPH与传统套扎术相比具有很多技术革新优势:
①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的全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省时,省力,实用,简便;
②单人即可完成操作,耗时短仅5-10分钟;
③痛苦轻微,无并发症;
④术后不留瘢痕,不破坏直肠和肛管的正常结构和外观,为后续治疗带来极大的便利;
⑤胶圈可以连发(无需反复安装)
二、“一器械”自动痔疮套扎器(RPH-4)
RPH开展的基础,是许瑞云教授于2000年发明了一种用于痔疮套扎的新式器械--自动痔疮套扎器(又称连发式痔疮套扎器),已更新至第四代,深受各地临床专家和医生的欢迎和好评,荣获四项国家专利。
作为升级换代产品“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RPH-4)”具备以下四大优势:
① 以弹力线环套代替胶圈,避免了橡胶固有的老化、疲劳、变质等自然缺陷。
② 弹力线环套可极度紧缩,组织脱落后溃疡极小,痔血管闭塞完全。基本上避免了术后出血。
③弹力线强度高,表面摩擦力大,套扎更紧固,不会滑脱和断裂。
④同一水平面可多点套扎,上提肛垫效果明显,且愈合粘膜平整,不遗留瘢痕和异物。
许瑞云教授及其手术团队介绍
许瑞云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
RPH创始人:从事临床医、教、研工作近30年。主持国家级、卫生部、教育部、省科技厅、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等各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各级科技成果奖6项,获国专利6项。发明的“第四代自动痔疮套扎器”实现痔疮治疗的革新。
¤ 医疗专长:擅长腹部各种疾病(包括肝、胆、胰、脾疾病)以及各种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肛肠、痔瘘;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癌;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病等。
¤ 学术兼职:兼任《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多个杂志的编委、常务编委或特邀编审国际SCI杂志《Pat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等的审稿专家。
许教授外科手术团队
邓美海 主任医师 潘卫东 主任医师
凌云彪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汤照峰 副主任医师
方和平 副主任医师 林楠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重磅消息
许瑞云教授其手术团队
3月21日(下周二)出诊仁爱!
许教授20个免费亲诊名额
抢先预约!
想预约许教授亲自手术?!
想让许教授亲自看诊?
轻松解决您的“痔难题”?
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廖医助”
回复“许教授预约”
即可咨询,即可预约